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91国高清在线,欧美日韩高清国产aⅴ一区,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sub id="e1sa3"></sub>

    <pre id="e1sa3"><del id="e1sa3"></del></pre>
    <noscript id="e1sa3"></noscript>

      新疆信息港歡迎您!

      新疆信息港
      新疆信息港 > 財經(jīng)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2020-09-15 05:12:29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閱讀:-

      新 Pixel 系列到來之前,不妨瞧一瞧 Google 自己的手機在 2007 年后都有些什么變化。還有十幾小時的時間,Google 一年中硬件新品最集中的發(fā)布會就將召開。而活動中最受關(guān)注的主角,毫無...

      新 Pixel 系列到來之前,不妨瞧一瞧 Google 自己的手機在 2007 年后都有些什么變化。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還有十幾小時的時間,Google 一年中硬件新品最集中的發(fā)布會就將召開。而活動中最受關(guān)注的主角,毫無疑問就是傳說中的新一代 Pixel 手機了。雖說這條產(chǎn)品線迄今為止只有一年的歷史,但 Google 在手機領(lǐng)域?qū)嶋H上已經(jīng)深耕十年有余。那在這樣一個時刻,應該非常適合回顧一下 G 系列、Nexus、Pixel 一路走來的發(fā)展。想了解 Google 名下的手機這些年來究竟進化了多少?我們就從一款幾乎已被所有人遺忘的產(chǎn)品說起吧...

      Sooner(2006 - 2007)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Sooner(2006 - 2007)

      當年 Google 估計多半沒有料到,對 Android, Inc. 的那筆 5,000 萬美元收購,竟會成為其史上最佳的交易之一。那個時候,Google 深受整個移動行業(yè)的碎片化問題所困,希望靠新團隊來開發(fā)一款屬于自己的手機,然后借開源軟件讓自己的網(wǎng)絡(luò)服務更多地接觸大眾。在 2006 年時,他們選擇跟 HTC(在下文還會頻繁出現(xiàn))合作打造一款酷似 BlackBerry 設(shè)備的原型機。其代號為「Sooner」,擁有四向 d-pad 和四行實體鍵盤,可以說很符合當時人們對智能手機的印象。只是,跟 BlackBerry 相比它的商務氣息沒有那么重。同時相對更可愛的造型下,320 x 240 觸控屏幕、64MB RAM、1.3MP 相機以及 GPRS 支持等規(guī)格,放在那個年代背景下也已經(jīng)頗為出眾了。

      T-Mobile 后來也同意跟 Google 一起來測試這款手機,但在 Steve Jobs 妙手一揮下橫空出世的 iPhone 讓所有這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據(jù)說 Android 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Andy Rubin 在 iPhone 發(fā)布時正坐在一輛車里,蘋果那傳來的大新聞導致了兩件事:1. 他迅速讓司機在路邊停車。2. 開始重新構(gòu)想第一臺 Android 手機究竟應該改成什么樣。

      HTC Dream / T-Mobile G1(2008)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一年之后,Google、HTC、T-Mobile 三方的合作終于有了成果。開啟了 Google / HTC 手機「G + 數(shù)字」命名篇章的 HTC Dream / T-Mobile G1 在這年登上歷史舞臺,正式拉開了 Android 時代的序幕。手機預載的 Android 1.0,當時已能實現(xiàn)大部分的基礎(chǔ)功能。但其更大的意義在于給后續(xù)的版本打下了基礎(chǔ),方便的通知列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種處理紛雜信息的新交互方式,而復制 / 粘貼、MMS 信息等 iOS 尚不具備的功能也讓 Google 的系統(tǒng)在競爭中找到了一點優(yōu)勢。當然,跟 Gmail、YouTube 等 Google 服務深度整合的特性,也讓 G1 成為了 Google 依賴者們的最佳選擇。

      除了官方應用以外,Android 平臺開放的特點也意味著更寬松的第三方開發(fā)環(huán)境。早在 G1 推出時 Android Market 便已準備就緒(蘋果的 App Store 那時也才剛剛起步),在里面你能找到多達 50 款可供免費下載的軟件。之所以不收錢,一方面是為了在初期更好地推廣,另一方面則是由于 Google 當時其實也還沒想好具體的收費策略。

      現(xiàn)在回過頭看,Google 為 G1 設(shè)計的那套操作交互方式其實是有點別扭的。3.2 吋的觸控屏幕雖然能實現(xiàn)基本的導航,但多點觸控的缺失還是對易用性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同時,為了不要跟傳統(tǒng)手機偏離太多,廠方給 G1 做了顆軌跡球,而且還在能滑開的屏幕下面藏了五行 QWERTY 鍵盤。老實講,這個實體鍵盤用起來真的是不太舒服,畢竟你右側(cè)的手指必須要跨過「下巴」才能按到按鍵。雖說后續(xù)的更新為設(shè)備帶來了虛擬鍵盤,但時機上顯然已經(jīng)遲了很多。

      除了軌跡球外,在 G1 的「下巴」正面還有五顆按鍵。分別是啟動撥號盤的通話鍵、Home 鍵、返回鍵、同時充當電源鍵的掛斷鍵以及一顆能夠調(diào)出選項的菜單鍵。值得一提的是,Google 還在機身的側(cè)面加上了一顆快速啟動 3.15MP 相機的拍照按鈕。以現(xiàn)在的標準來看,G1 身上的實體鍵數(shù)量絕對是過剩了。

      跟 iPhone「touch-and-go」式的簡單 UI 理念相比,G1 的這套方案顯然更為復雜,但好在當時的用戶學起來也不算太麻煩。是說,跟那個年代許多其它智能手機相比,Google 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算非常易用的了(沒錯,說的就是你,Windows Mobile)。而且,基于高通芯片和 192MB RAM 的使用體驗也還算不錯。要說最大的缺點,估計就是同時負責充電和耳機功能的 Mini-USB 接口會有些不夠用吧。

      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2009)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HTC Magic / Google Ion / G2(2009)

      HTC Magic 是另一款有著好幾個別名的 Google 手機,就本質(zhì)來說,你可以把它當成是 Dream / G1 的輕薄升級版。它去掉了初代的實體鍵盤,然后保留了同樣大小、分辨率的屏幕,但在顯示的亮度和色彩表現(xiàn)上均較過去有所提升。不過很奇怪的是,Google 那年并沒對相機進行改良,這一點實話說還挺讓人失望的。

      不過就算如此,Magic 還是憑借更輕巧、美觀的設(shè)計贏得了不少好評。而且它的機身雖然小了,但電池變得更大,續(xù)航力上的進步也成為了一個不錯的賣點(不過那個時候的手機大部分都能更換電池,隨身另帶一塊備用電的人很多)。當然,最值得一提的變化,還是要屬預載的 Android 1.5 Cupcake 系統(tǒng)。從這一版開始 Google 定下了以甜點來命名的規(guī)矩,而當時主要的功能改進包括有藍牙立體聲音頻支持、虛擬鍵盤以及重新設(shè)計的 UI 等等。

      Motorola Droid(2009)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Motorola Droid(2009)

      在推出 Android 2.0 的時候,Google 選擇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合作伙伴。摩托羅拉接棒 HTC 打造出了風格完全不同的 Droid,給這個平臺帶來了一款真正算得上高檔旗艦的產(chǎn)品。跟之前的 Android 手機相比,Droid 硬朗的機身線條呈現(xiàn)出了另一種審美,相信不少人當年第一眼看到時都會覺得它非常之酷。

      而且,相較同時期已經(jīng)頗為火爆的 iPhone 3GS,Droid 在厚度只是稍稍多出一點的前提下,在設(shè)備里塞入了 3.7 吋 854 x 480 屏幕和一套四行的隱藏式鍵盤。前者的顯示效果放在當時已屬非常出眾,而后者因為鍵程較淺的關(guān)系,使用起來終究還是有些雞肋。值得一提的是,Moto 還在 Droid 身上用電容式按鍵取代了機械式按鍵。現(xiàn)在你或許會覺得沒什么,但在那個年代這么做已經(jīng)算走在前面了。

      性能方面,Droid 搭載了德州儀器的 OMAP 3430 芯片(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太聽到有手機用 TI 的處理器了...),同時有 256MB RAM 的加持,運行起 Android 2.0 還是非常流暢的。至于系統(tǒng)中的新功能,包括有 Gmail 和 Exchange 帳戶的統(tǒng)一收件匣、Facebook 整合以及預設(shè)瀏覽器中的雙擊放大等,不過最受歡迎的還是新版 Google Maps 中新增的逐步導航啦。

      Nexus One (2010)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Nexus One (2010)

      到了 2010 年,得益于 OEM 廠商的大規(guī)模涌入,Android 的普及程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生態(tài)開始變得無序混亂。各家廠商都會大改 UI 來凸顯差異性,與此同時手機系統(tǒng)內(nèi)預裝的第三方軟件也變得愈來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Google 希望靠一款產(chǎn)品來做出表率,讓世人看到真正的 Android 應該是什么樣子。于是乎,和老搭檔 HTC 一起打造的 Nexus One 便應運而生,之后許多年一直為玩機人士津津樂道的 Nexus 產(chǎn)品線自此成為了 Google 手機的代名詞。而且需要指出的是,這是 Google 旗下第一款跳過傳統(tǒng)運營商直接販售給消費者的手機。

      Nexus One 絕對算得上是同時期最漂亮的手機之一,它的弧形雙色機身拿在手里非常好握。不過 3.7 寸的 WVGA AMOLED 屏幕,背后的技術(shù)遠不如現(xiàn)在成熟,相對來說顯示的表現(xiàn)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跟 Droid 一樣,Nexus One 也使用了電容式的按鍵。比較意外的是,HTC 在它們的下面還另加了一顆軌跡球。硬件的部分,Nexus One 是搭載初代 Snapdragon 處理器的機種之一,加上 512MB 的 RAM,不管是帳面規(guī)格還是實際體驗在當時的 Android 手機中均屬上乘。不過因為其內(nèi)建存儲只有 512MB,擴展容量用的 microSD 卡幾乎成了必備的配件。實際上,Nexus One 是唯一一款支持容量擴展的 Nexus 手機,后繼的機種都沒有再加入這一功能。至于拍照,5MP 的主相機跟同期對手相比也已經(jīng)完全夠看了。

      Nexus One 預載的 Android 2.1 系統(tǒng),主要的改進集中在主界面的外觀和系統(tǒng)整體的流暢度上。后續(xù)伴隨 Android 2.2 FroYo 而來的多點觸控,則是總算是了卻了 Android 使用者念想多年的一樁心愿

      Galaxy Nexus(2011)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Galaxy Nexus(2011)

      對三星和 Google 來說,2011 都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前者發(fā)布了 Galaxy S II,可以視作日后多年霸業(yè)的起點。而后者在重新設(shè)計平板版 Android 后,將獲得的經(jīng)驗用回到了手機上。兩邊聯(lián)手做出的 Galaxy Nexus,最終成為了最廣泛販售的 Nexus 產(chǎn)品之一。盡管這款手機的機身質(zhì)感不算優(yōu)秀,但正面那片微微呈弧形的 4.65 吋 720p Super AMOLED 屏幕在當時看來頗為特別。初發(fā)布時,無鎖版的 Google Nexus 可以支持到 HSPA+ 網(wǎng)絡(luò),后續(xù)更是針對部分運營商加推了 LTE 的版本。相機的部分相對來說不算很強,但 Google Nexus 頂尖的性能和續(xù)航力表現(xiàn)還是征服了不少用戶。

      而在設(shè)備預載的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 里,Google 給系統(tǒng)的外觀來了一次大變臉。原先的設(shè)計風格被新的「Holo」方案所取代,黑、藍色調(diào)讓 UI 更顯科技感。也是在這個時期,Google 最終確立了返回、Home 和近期使用 App 這三大導航鍵的地位,為后來的 Android 手機定下了沿用至今的標準。除此之外,噱頭的面部解鎖、可調(diào)整大小的插件、全新的聲音識別以及通知管理都出現(xiàn)在了這一版系統(tǒng)之中。加上流暢度的又一次提升,也讓 Ice Cream Sandwich 成為了 2008 年之后躍升最大的 Android 版本之一。

      Nexus 4(2012)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Nexus 4(2012)

      在打造 Nexus 4 的過程中,Google 選擇了三星的老對手 LG 來作為自己的合作伙伴,兩者最終一同端出了 Nexus 史上性價比最高的產(chǎn)品。8GB 版的 Nexus 4 價格只要 299 美元,與此同時 16GB 的版本也只是貴出 50 美元而已。作為一款在 LG Optimus G 基礎(chǔ)上設(shè)計而來的手機,Nexus 4 擁有美觀的雙面防刮玻璃機身,背后的點陣紋理也讓造型顯得尤為獨特。翻到正面,則能看到 4.7 吋的 IPS 屏幕,另外 8MP 的主相機也有著相當出色的拍攝表現(xiàn)。唯一遺憾的一點是,Nexus 4 上市初期并不支持 LTE 網(wǎng)絡(luò),沒能從一開始就滿足所有用戶的高速上網(wǎng)需求。

      這款手機預載的系統(tǒng)更新到了 Android 4.2 Jelly Bean,主要是在 2012 年年中時發(fā)布的 4.1 Jelly Bean 上做一些細節(jié)上的加強。在這個版本中,通知變得可以展開,而且加入了快速設(shè)定菜單。另外預裝的相機應用中也新增了 HDR 支持,并且還可通過 PhotoSpheres 應用來拍攝 360 度的拼貼影像。同時期引入的鎖屏插件和 Daydreams 屏幕保護工具,最終被證明并不合用戶的口味。所以前者很快被取消,而后者只有名字被留下來,最后用到了新的 VR 平臺上。

      Nexus 5(2013)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Google 與 LG 一起合作的第二款手機,就是使用了全聚碳酸酯機身的 Nexus 5 了。那一年無數(shù)的泄漏之后,兩家公司最終又拿出了一款設(shè)計美觀、性能強勁但在價格上又完全可以承受的產(chǎn)品(LG 在這兩年里負責的兩臺 Nexus 都堪稱經(jīng)典)。Nexus 5 搭載的 5 吋 1080p IPS 屏幕有著相當優(yōu)異的顯示效果,8MP 的相機相較 Nexus 4 進步不大,不過全新的 HDR+ 模式還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Nexus 5 出廠預載 Android 4.4 KitKat,對大部分用戶來說并不會感覺到有什么明顯的改進之處。那是因為這個版本主要的優(yōu)化目標是最低 RAM 512MB 的低端手機,硬件不弱的機器相對來說體驗提升并沒那么容易感知得到。當然,一些外觀和小功能上的變化還是有的,比如說更大的圖標和全新的撥號盤,以及能用來靠手機記錄步數(shù)的 Sensor Batching 等等。

      Nexus 6(2014)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Nexus 6(2014)

      早在 2012 年時,Google 就買下了 Motorola Mobility,所以跟 Moto 再續(xù)前緣來打造一款 Nexus 應該可以說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果然到了 2014 年,彼時已屬于聯(lián)想名下的摩托羅拉,又回來跟 Google 一起開發(fā)了 Nexus 6。這款手機選用了跟同年 Moto X 幾乎一樣的設(shè)計語言,同時搭載了當時最強的 Snapdragon 805 處理器,其 13MP 主相機也拿出了預期之上的表現(xiàn)。但由于相對較大的尺寸(6 吋)、羸弱的續(xù)航力以及明顯高于之前 Nexus 手機的售價,Nexus 6 最后并沒獲得前兩代那樣的成功。

      不過盡管如此,跟手機一同出爐的 Android 5.0 Lollipop 卻完全沒有讓人失望。首先,這一版系統(tǒng)是 Material Design 的開篇,UI 的設(shè)計語言變得更趨簡潔、扁平化,影響到了后續(xù)至今 Android 外觀的整體走向。同時,通知變成能夠以卡片形式顯示在鎖屏上,而且可以依照不同應用來進行歸類。另外,Lollipop 也支持低功耗藍牙,并且有新的省電、勿擾、多用戶模式,還有「OK Google」相關(guān)的一系列便捷操作。當然,還有個很重要但不起眼的變化,就是 Android 5.0 將默認的運行模式由 Dalvik 換成了 ART,這給流暢度和功耗都帶來了不小的加強。

      Nexus 6P(2015)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Nexus 6P(2015)

      同時間發(fā)布的 6P 是 2015 年款 Nexus 手機中更高端的一款,它在外型上跟 5X 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制造商華為選擇了航太級別的鋁材,最終做出了一款評價相當高的金屬手機。在硬件上,Snapdragon 810 盡管是高通這幾年最失敗的旗艦芯片,但放到當時高端手機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令人意外的是,6P 那顆 12.3MP、像素尺吋 1.55μm 的主相機有著極為出色的拍照表現(xiàn),而 Google 在影像方面的實力,經(jīng)此一役后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得到肯定。

      Pixel / Pixel XL(2016)

      回頭看看 Google 手機十年的進化史,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特色

      Pixel / Pixel XL(2016)

      時鐘轉(zhuǎn)到去年,Google 開始意識到跟手機廠商一同合作來開發(fā)產(chǎn)品或許未必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于是他們選擇自己來搞定設(shè)計和開發(fā),只讓 HTC 負責代工,來完成取代 Nexus 的全新 Pixel 產(chǎn)品線。誕生于 2016 年的 Pixel 和 Pixel XL,有著不算出眾的外觀和優(yōu)秀的做工及手感。它們所用的 Snapdragon 821 芯片在當時依然算頂級,相機表現(xiàn)更是進步到了領(lǐng)跑手機行業(yè)的級別。在這背后,Google 大幅改良的 HDR+ 模式居功至偉。甚至到了今天,仍有許多人認為初代 Pixel 的相機要勝過大部分 2017 年款的旗艦。

      除了機身尺寸(以及相對應的電池容量)以外,Pixel 和 Pixel XL 并沒有太多本質(zhì)上的差別。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去年是選擇以幾乎相同的硬件「原料」,讓同一家代工廠來做出大小不同的兩款產(chǎn)品。而 2017 年款的新 Pixel,很有可能會采用不同的策略。傳說中由 LG 和 HTC 負責的兩款手機,在細節(jié)上不同點似乎比預想中要多呢。

      至于初代 Pixel 系列預載的 Android 7.1 Nougat,Google 自己也將其稱為「增量」更新。它更多是在 Android 7.0 的基礎(chǔ)上修正一些 bug,不過 Google Assistant 的引入應該算是個不小的驚喜。當然啰,新的 Pixel Launcher 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長按圖標觸發(fā)的捷徑操作用起來也十分便捷??偟膩碚f,還是比較多在小處加強,但如前文所說,Android 發(fā)展至今成熟度早已今非昔比啦。

      推薦閱讀:長沙視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企業(yè)觀點,與新疆信息港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