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百度、訊飛、搜狗。四大輸入法橫評(一)!
在早期的功能機時代,輸入體驗是相當(dāng)糟糕的。不論是詞庫還是邏輯交互上。尤其是輸入特殊符號的時候。不過輸入方式也沒有太多可選擇的,通常也就是 拼音 和 筆畫。到了塞班盛行的時期,支持第三方輸入法一下子讓輸入體驗和效率上了一個層次。從A4輸入法到點訊梅花輸入法,再到百度輸入法。...
在早期的功能機時代,輸入體驗是相當(dāng)糟糕的。不論是詞庫還是邏輯交互上。尤其是輸入特殊符號的時候。不過輸入方式也沒有太多可選擇的,通常也就是 拼音 和 筆畫。
到了塞班盛行的時期,支持第三方輸入法一下子讓輸入體驗和效率上了一個層次。從A4輸入法到點訊梅花輸入法,再到百度輸入法。折騰這些的玩家們永遠停不下來。不論是輸入法皮膚還是特殊符號。不扯了,直接進入安卓板塊。
塞班時期我一直是百度拼音一路用到底。入手安卓后很長一段時間也是。中途也換過其它輸入法(嘗鮮),但還是穩(wěn)定百度輸入法。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轉(zhuǎn)了。。。
實際上還有至少還有三款被用戶廣為熟知的輸入法,但因為某些原因直接被我排除在外。這三款是 觸寶輸入法,章魚輸入法,谷歌拼音輸入法。觸寶的用戶是越來越少,感覺有點跟不上時代。章魚是新生代的,雖然emoji表情確實走在了所有輸入法的前列。但我日常使用這款輸入法還是會感覺到各種蛋疼。谷歌拼音的詞庫和智能糾錯沒有任何問題,很強大。但這款輸入法實在是太純粹了。除了輸入,啥都干不了。
正式講之前,吐槽一下4大輸入法的手機版網(wǎng)頁官網(wǎng)。
手心輸入法很簡單,不過比較多余的是多版本的頂欄,訪問手機版網(wǎng)頁的基本都是安卓用戶,PC版訪問則會是電腦版網(wǎng)頁。ios的話在網(wǎng)頁上又下載不了應(yīng)用。這樣使得下載按鈕放不了第一個頁面,用戶只能向下滾動。好評是頁面上的宣傳圖。打出的候選詞里既有中文,又有英文,直接告訴用戶“我們的輸入法可以中英混輸”。
百度的就是在扯百度皮膚了,這也不是壞事,百度輸入法的皮膚一直是所有輸入法中最強大的!
訊飛這個絕對要點贊,下載的按鈕是作為低欄常駐的。排版也很合理。
搜狗輸入法這是。。。我一定進錯了網(wǎng)站。。。一定是的。。。
一、兼容性。
這個本來沒啥好說的,應(yīng)該也沒啥好說的,但我是Android 6.0,處在這邊緣,畢竟7.0也都推送預(yù)覽版了。
先看個圖壓壓驚。
手心輸入法簡潔的“使用指南界面”。
啟用之后直接進的輸入法設(shè)置界面。4個大分類蠻合理的。
兼容性O(shè)K。
百度輸入法
中評。
一進來就是皮膚。。。設(shè)置被放在不起眼的右上角。。。(布局邏輯交互問題以后再討論)
。。。好了,我知道你的皮膚很強大啦。。。(編輯時的文本錯位是錘子便簽的問題)
沒啥毛病。
訊飛輸入法
安裝包體積最小,界面也很精簡(都沒有)。。。
布局和手心輸入法差不多
嗯嗯。。。
搜狗輸入法
中評會不會有點高。。。
什么鬼。。。
免費的授權(quán)申明。
嗯。
小結(jié)、兼容性沒啥問題(廢話)。界面設(shè)計個人傾向于 手心輸入法。
什么?你讓我評分?算了,最后寫個大總結(jié)就是了,各個方面的分?jǐn)?shù)還得權(quán)重下占比。分?jǐn)?shù)又不夠精確。
二、性能。
現(xiàn)在一般沒啥卡頓問題,要擱以前??D現(xiàn)象也是選擇輸入法的一大指標(biāo)。
容我降個頻先(低點的話可以更明顯找出卡頓優(yōu)化不好的輸入法,沒再調(diào)低,怕設(shè)備假死過去。。。)
測試方法就是亂打,打滿為止,再長按 退格鍵 清空??戳鲿扯?。
候選詞布局不錯(個人喜歡這種顯示表達的明顯易懂的顯示風(fēng)格)流暢度沒問題。
候選詞左側(cè)滲漏,做了個透明漸變處理,不夠直觀。候選詞中有MP5和VPN這類的非中文高頻詞匯,好評。輸滿后刪除的時候有些許慢了(卡了)。
兩種布局風(fēng)格,一個是左側(cè)溢滿用省略號表示,另一個直接換行顯示。流暢度沒問題。刪除時(刪完后)彈出一個動畫提示界面,從退格鍵 左滑可以快捷清空已輸入。好評。
這個候選詞布局。。。和搜狗類似,問題在于信息量太少了。候選詞12個字。流暢度倒是沒啥問題。
小結(jié)、流暢度除了搜狗外都挺好的。除了訊飛不支持中英混輸外。其它都支持,但搜狗還是領(lǐng)先其它兩款一大截。
三、內(nèi)存占用。
首先申明一下,Android 6.0沒有當(dāng)前正在運行的程序的內(nèi)存占用(應(yīng)該不是我ROM問題,不知道其它Android 6.0用戶如何),只有最近3小時或更久的內(nèi)存占用情況。
訊飛就是有點夸張了。160多M。。。安裝包體積明明是最小的說。
搜狗百度 半斤八兩。90多M。
手心43M最少。好評。
相信這也會給一些低內(nèi)存用戶一個參考和選擇的因素。
最后、因為做對比的話,截圖必不可少。所以怕單篇太長,就分開寫。但很多人對這個不太感興趣。若是不想看了。可以直接在底下評論,我也就不再繼續(xù)這 關(guān)于輸入法的文章了。
推薦閱讀:揚州之聲